English

群众办水卧龙腾飞

1998-04-05 来源:光明日报 本报记者 刘欣伟 我有话说

山西的水资源总量在全国排名倒数第二,人均占有量仅为466立方米。有人用一句话形容山西:山西之长在煤,山西之短在水。

然而,在山西省临汾地区、汾河西侧的盆地上有一块地肥水美的风水宝地———汾西灌区。作为山西省的六大灌区之一,它是一个集引、蓄、提、灌、排、发电、供水、养鱼等功能为一体的设施齐全的综合性大型灌区。汾西灌区是1958年在通利渠灌区和龙祠灌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,有久负盛名的龙子祠和郭庄两大泉域,年泉水量4亿立方米,再加上汾河来水共计7.25亿立方米,水源丰富,四季均匀,素有“北国江南”之称,灌区覆盖着洪洞、临汾、襄汾三县(市)的28个乡镇、396个自然村,50多万人口,及90多万亩耕地,是全省的重点粮棉基地。

汾西灌区自建设以来为临汾地区的农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。但由于灌区的水利设施大多兴建于五、六十年代,经过30多年的运行,渠系工程大都老化失修,配套设施残缺不全,跑、渗、滴、漏等流失水现象十分严重,部分保浇田也变得有名无实。汾西灌区如同一条喷银吐绿的巨龙,已遍体鳞伤,严重制约着该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。

汾西灌区土地平坦,水源充足,潜力很大,其效益差的症结所在就是设施老化,利用率低,浪费惊人。1985年9月,灌区新班子上任。他们一手抓水利基础设施的改造,一手抓水利基础产业的发展,拉开了汾西灌区改造和恢复的序幕。

“七一渠”是汾西灌区的第一大干渠,全长102.5公里,除浇灌洪洞、临汾、襄汾三个县市19.07万亩的土地,还担负着向七一水库送水的任务,但因渠道淤积严重,设施残缺不全,输水能力很低,效益很差。灌区领导深入基层,级级建立指挥部,分工包干,责任到村到户,先后上马劳力两万余人,奋干半个多月,投工30多万个,清理淤积50多万立方米,使这条干渠输水能力由5、6个立方米/秒增加到10个立方米/秒,每年还可向七一水库输水1500万立方米以上。

汾西水利管理局局长席德喜认为,办水、兴水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资金。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,他们通过国家投资和群众自筹相结合的方式,先后筹集资金4023万元。着手开展了10项工程的建设,完成了“七一渠”和“通利渠”滚水坝的重建,午阳和三关峪泄洪闸及漫底垫方等关键性枢纽工程的改造和重建。并对232个闸门和232个量水槽进行了更新改建,续建了西贾一、二、三级提水站,新增水地6万亩等等。这些工程的兴建使灌区效益有了明显的提高,对临汾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。

近年来,汾西灌区在抓好基础水利设施建设的同时,始终把节水工程摆在首位,先后发动和组织三县四乡七个自然村,投资194万余元,投工8万多个,建成了一个万亩节水片和三个节水点,建设防渗渠道33000多米,修路44条55公里,沿途7个葡萄型水库闲时蓄,忙时用,年增加蓄水量1000多万立方米,实现了田、林、路、渠、库合理布局,干、支、斗、农、毛渠系统配套,基本建成了标准园田两万亩。经过对渠库站点的改造和新建,汾西灌区发展新灌溉田面积26.76万亩,年增产粮食1.15亿斤,棉花643万公斤,年增农业效益4921.8万元。

在采访中席德喜告诉记者,他们水管局正在进行机制转换和逐步实现科学管理。他们与侯马冶炼厂合资兴建了侯马冶炼厂供水工程,在保证灌区灌溉面积的基础上,把余水推向市场,今年投入运营后工业水费收入可达1000万元,为以工补农促进灌区经济良性循环奠定基础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